21
2022
-
12
要多自律,才能在朋友圈出人头地
■集团企划中心 汪 薇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
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,早上5点起床,打着哈欠发一个朋友圈,配文案“自律的人,元气满满”。结果却搞得一上午跟丢了魂儿一样。
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休息,刚打开订餐软件,突然想起自己在朋友圈立的 “不减5斤不换头像”flag,赶忙忏悔着从包里掏出一块全麦面包和零糖零脂牛奶。
晚上趁着咖啡的劲儿没过,一千个跳绳、五百个臀桥走起。文案“遇见更好的自己”。
一天下来心力交瘁,第二天浑身酸痛,暗骂自己真完蛋……
这就是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,用看似最自律的行动,换来对身体的损害和精神的焦虑。
其实,自律是自愿的,不是做给别人看的!
1 这种出圈,除非你先找到售后
前阵艺人刘畊宏的毽子操火遍全网,一时间,直播间跟跳毽子操成了不少人每天的必修课。然而,健身减肥也要量力而行。
武汉女孩跟风毽子操,引发卵巢黄体破裂导致腹腔出血……
杭州女孩暴汗式跳操扭脚,造成“距腓前韧带拉伤”……
首批刘畊宏女孩已入院……
健身运动固然好,但是当类似新闻层出不穷,众多“刘畊宏男孩”和“刘畊宏女孩”们喊着Come on时,却不知这种透支健康的自律等同于自虐。
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,谁也不想被看做是“躺平“的废柴。然而,这种自我强迫式的自律又能坚持多久。一旦身体因此变得糟糕起来,谁来为你的健康买单?
别让自律成为一种负担,要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。
2 保持热爱,才是最顶级的自律人设
一道蕴藏生活智慧的美食,东坡肉;一曲传唱千年的大江东去,浪淘尽;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人生态度……看透世间悲凉,却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,这便是苏轼留给后人最顶级的自律法则。
苏轼早年成名,一生为官,却有半数人生都走在被贬谪的路上。在彻骨的孤寂中,他写道,“捡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”。
尽管前路迷茫,却没有消磨掉苏轼对世间的热爱。无论到哪儿,他都能让自己快速融入当地:和农夫一起耕地、为百姓修堤筑坝、发明美食。虽然物质不富足,但他的内心却一点点丰盈起来。
自律从来都不是外界给你的,内心明确的需要和清晰的目标才是真正的根源。
3“朋友圈的自律”并非人类的终极理想
生活中,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。当你把这种释放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,自律就会变得自然而然,并非是单纯的在朋友圈收获“点赞”。
借用人民日报的金句:大胆记录生活,你现在的每一天,都是值得被珍藏的!
愿我们能做自己的主人,去遇见那个努力过后的自己。
相关新闻